2025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分会场精彩纷呈
2025年6月16日-6月17日,“2025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国宜兴成功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还特别设置了“合成生物青年学者论坛”及三个主题分论坛,深入探讨合成生物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前景。
陈坚院士以“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与青年学者的任务” 为主题,拉开了“合成生物青年学者论坛”的序幕。他强调,青年学者的核心任务在于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需重点聚焦三大建设维度: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及组织建设。此外,他还从项目申报策略、成果产出规律、科研管理方法等实操层面,为青年学者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助力青年学者在合成生物学产业化赛道中实现突破。
陈坚院士
12位来自全球各地的杰出青年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独到见解。这些研究覆盖了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的广泛领域,展示了年轻一代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卓越成就。他们就如何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为推动该领域的持续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家福做了题为“酶-光偶联生物制造过程”的报告,崔颖璐做了题为“塑料降解酶挖掘、设计与应用”的报告,陈瑶做了题为“相分离固定化生物催化”的报告,汤晓玲做了题为“多重选择性工业酶的创制”的报告,董维亮做了题为“环境微生物技术赋能消费后高分子循环再造”的报告,张幸做了题为“糖酶催化剂的化学赋能与应用”的报告,陈辉做了题为“电能驱动惰性化合物生物转化”的报告,于浩然做了题为“酶蛋白的智能设计”的报告,黄雪年做了题为“丝状真菌合成生物制造”的报告,赵鑫锐做了题为“微生物高效合成血红素及其结合蛋白”的报告。
在“合成生物与营养安全”分论坛中,13位专家学者围绕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产业管理的现状展开研讨,并对领域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专家们重点阐释了合成生物学在改善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潜力,同时就“如何有效且安全地推动新技术落地”展开讨论,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全球人口增长背景下的营养需求与社会健康标准。
王敏做了题为“发酵调味品传统技艺与智能制造”的报告,宋雁做了题为“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新食品原料的管理现况与前景挑战”的报告,叶邦策做了题为“植物活性成分的微生物高效合成”的报告
毛相朝做了题为“海洋功能因子生物制造研究进展”的报告,吴边做了题为“Computational design of functional enzymes”的报告,王钦宏做了题为“芳香族化学品细胞工厂创建及应用”的报告,陈守文做了题为“高效地衣芽胞杆菌细胞工厂平台创建”的报告,谢希贤做了题为“合成生物学驱动下的氨基酸细胞工厂创制与应用”的报告,薛闯做了题为“细胞工厂设计与产物合成强化”的报告,张梁做了题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合成生物学底盘开发与应用”的报告,肖晗做了题为“活性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完整破译与重编程”的报告,邓婷婷做了题为“食品工业用合成生物学菌株安全性评价政策及关键方法标准化研究”的报告。
在“合成生物与生命健康”分论坛中,13位资深专家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分享了从基础研究、工程化开发、工业化生产到应用场景示范的成功实践,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合成生物技术成果的加速转化和应用,将为健康食品及消费品的更新迭代以及绿色智造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马建中做了“面向未来皮革的科学研究之思考”报告,蒋锡群做了“多靶向重组蛋白偶联药”报告,江正强做了“我国功能性食品配料现状与挑战”报告,张大伟做了“蛋白表达系统:从智能元件库到多维度工程化自主可控产业化平台”报告,陈红兵做了“合成生物技术食品的致敏风险评估”报告,宋浩做了“电遗传学工程强化电能细胞的双向电子传递”报告,郑仁朝做了“腈水解酶催化混乱性调控——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报告,冯治洋做了“非培养微生物来源芳香聚酮的发现”报告,连佳长做了“植物天然产物细胞工厂的设计与创建”报告,徐鹏做了“解脂耶氏酵母作为绿色生物制造的使能技术平台”报告,谢尚县做了“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与定向转化合成生物塑料研究”报告,侯进做了“解脂耶氏酵母代谢工程合成重要生物基化学品”报告,饶义剑做了“植物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报告。
在“合成生物与产业发展”分论坛中,12位来自企业的负责人带来精彩演讲。他们基于自身丰富的行业经验,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剖析了合成生物学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所带来的变革。企业代表们形成共识:合成生物学正加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陈历俊做了“乳腺细胞产乳铁蛋白研究与应用”报告,郭斐做了“生物技术在农粮食品产业链的应用思考”报告,李惠跃做了“高质量新质蛋白绿色生物制造与应用”报告,陆玉麟做了“合成生物学在北美食品科技企业商业化案例的几点体会”报告,马钦元做了“工业酶在医药中间体及化妆品原料中的产业化应用”报告,刘峰做了“新质生产力-母乳低聚糖”报告,李翔宇做了“合成生物产业创新-技术、市场与智造 ”报告,伍业旭做了“微生物精密发酵氮源开发策略及应用实践”报告,赵伟做了“合成生物学助力生物制造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王立言做了“体系创新,AI 赋能:菌种高通量筛选装备产业化突破”报告,张东旭做了“重构天然活性成分产业新基座——合成生物学产业化全链条创新实现吨级制造破局”报告,周树荣做了“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及大学生实训的思考和建议”报告。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知识共享和技术进步,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共同迎接合成生物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